1997年5月,丁磊創(chuàng)辦網易公司,他占有50%以上的股份,成為真正的老板。據說,所有的創(chuàng)業(yè)基金都是丁磊當年寫軟件時積攢下來的,而到底是多少錢目前尚無披露。“當時并沒有老板的概念,只是希望按照自己的意圖做事。”丁磊回顧說。
丁磊坦言自己當時只有26歲,沒有成熟的管理經驗,“當時認為只需管好2、3個人就行了,哪知企業(yè)管理需要如此多的時間、經驗和知識”;資金也是問題,好在當時經營INTERNET的公司很少,他大膽設想用163這樣的一個數字來注冊一個域名,因為這樣做不僅易記,而且不會像英文字母那樣容易混淆、難念,把撥號上網的號碼和公司名稱都結合在了一起。丁磊現在說起來還頗為自得:“很多時候就是這樣,最簡單的地方卻是許多人所想不到的。”
后來網易兩年的發(fā)展的確了得,創(chuàng)造了很多個中國互聯網的第一,丁磊自豪地說,“這與決策者的眼光有關”。網易將總部移居北京,成為公司發(fā)展的一個新起點。這個新的起點也為日后登陸納斯達克奠定了更堅實的基礎。
經營Internet業(yè)務最好能有一臺Internet服務器放在電信局里,怎樣能不花錢就把自己的服務器架到電信局機房里去?丁磊為此費盡了心機。
最后,丁磊向廣州電信局呈上了一份“豐富Chinanet服務,吸引上網時間”的方案,方案指出:現在Chinanet上的服務很少,因此無法吸引用戶上網用戶即便上了網,沒有好的服務,也呆不住。而網易提供的BBS服務能夠吸引大批用戶上網,并且能讓網民一泡就是幾個小時。
廣州電信局領導聽了這個方案覺得有理——反正電信局又不用出資,而且這個服務也不會和電信局產生競爭,于是就給了網易一個IP地址,讓他們把服務器放到了電信局。這種做法后來被稱為服務器托管業(yè)務,一個月公司要交電信局很多錢,而網易只是到后來才交給了廣州電信局一些錢。到現在丁磊都自豪自己當初的那個方案寫得非常好,“幾乎可以打動任何一個電信局”。
1997年5月4日,網易公司還沒有正式成立,網易BBS就正式開機運行了。由于丁磊是Chinanet上第一個安裝“火鳥”BBS的人,又經常泡BBS,他個人的影響,加上無為而治以及寬容,網易BBS上的人數三個月就超過了資深的“一網情深”。
網易架在廣州電信局的服務器是丁磊花2萬元自己動手裝的一臺奔騰PRO,硬盤18G。這樣大的硬盤僅用來放網易用來宣傳公司的一個主頁和BBS未免太浪費了,于是丁磊便決定免費向網友提供每人20兆的個人主頁空間,為此,丁磊還專門寫了一個包括計數器、留言本功能在內的個人主頁服務系統。
但就是沒有什么人來網易申請個人空間。那個時候會做主頁的人很少,網易的影響不夠大也妨礙了網友把主頁放在網易的信心。于是,丁磊便開始在網上四處尋找個人主頁,發(fā)現不錯的個人主頁,就寫mail告知網易可以提供資源更豐富的個人主頁空間。
其后,網易還在北京在線、瀛海威等5個當時國內主力站點上連續(xù)做了3個月廣告,花了好幾萬元,終于使申請個人主頁的人潮洶涌起來。
公司還沒賺到錢,為什么還要把錢花在不賺錢的個人主頁上?丁磊的回答質樸得有些不合邏輯:“如果我當初就考慮到做站點如何賺錢,可能就把路走錯了。我受Linux影響很深,覺得服務就應該是免費的,根本沒想到網站今后會有收益,我只是想硬盤閑著也是閑著,不如拿出來給大家用,我的目的大約就是想讓網易變得出名一些吧,但沒想到后來會這么出名。”這也是網易之所以成功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。